今年9月,国家体育总局与公安部在大连联合举行了足球职业联赛“假赌黑”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。中国足协随后宣布,依据《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》,对包括金敬道在内的43人实施了终身禁止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活动的严厉处罚。
消息透露,部分受到处罚的球员已经在青训俱乐部找到了教练的工作。当有球迷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疑惑,关于那份终身禁足令是否只是一纸空文时,我们不禁要关注这一问题背后的现实。
以邹先生为例,他在为儿子寻找足球青训俱乐部时,意外发现一位曾被中国足协终身禁足的教练张振强,竟然在大连盟足球俱乐部担任教练并公开招生。这引发了邹先生及广大家长的疑虑:一个因违规被禁足的教练,是否能够胜任教小孩的工作?
事实上,张振强并非个案。在中国,足球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本就有限,而开设短视频账号或加入青训行业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。然而,对于那些因违纪违法受到禁赛、禁足的球员,他们是否能在社会继续凭借足球技能立足,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从法律角度看,中国足协的“禁足令”只在足协的管辖范围内有约束力。对于非足协主办的赛事或活动,足协的罚单很难延伸到其他领域。因此,像大连盟这样的足球俱乐部,只要不参与足协主办的赛事,就不受足协的“禁足令”约束。
此外,当前国内足球青训俱乐部的用工关系多为“灵活用工”模式,教练员与俱乐部之间并非长期雇佣关系。这种模式下,禁足球员可以在多家俱乐部转场教学,只要他们能够获得家长的认可并收取相应的课时费。
对此,有人认为应该给这些有过错的球员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,让他们在社会上凭借足球技能重新立足。但也有观点认为,如果不对足球行业从业者形成强大的警示作用,足协的禁令就可能形同虚设,降低公信力。
目前,中国足协已收到多起关于处罚决定不服的纠纷解决申请,并已进行集中审理。然而,无论结果如何,如何更好地管理足球行业、如何平衡球员的权益与公众的疑虑,仍是摆在中国足球面前的一大难题。
综上所述,中国足球要走出当前的困境,不仅需要加强行业内的管理和监督,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足球行业的健康、持续发展。
中超直播